鲤城新闻
项目启动!县后街两处历史遗迹点列入保护!
2022-09-01 17:45:00 星期四 来源:鲤城新闻网

这几天,经过泉州中心市区县后街的市民发现,泉州市实验小学旁边有民宅正在拆除。这是正在进行的学校周边综合整治项目,不久后,县后街将从这里接通中山北路。与此同时,县后街70号原“湖南会馆”、25号“巴金与好友畅谈的场所”两处历史遗迹点,也将在房屋征收后,列入保护修缮范围。


学校周边改造打通交通节点

在市区县后街,记者看到,泉州市实验小学西门对面的31号和61号两栋房子已经被拆除,接下来将直接打通至中山北路,预计9月中旬可以通行。“通行后,方便居民出行、学生接送,缓解交通压力。”附近居民陈先生说。

31号民宅已拆除
61号民宅已拆除
61号民宅已拆除(摄影 林劲峰)

泉州市实验小学有师生2500多人,学校3个出入口均位于背街小巷,周边道路狭窄,上学放学时段,人车混行,交通拥堵的问题长期困扰着周边居民和学生、家长。今年6月,市、区两级古城办现场勘察后,重新规划,提出市实验小学周边综合整治方案,预计打通两条县后街至中山北路的通道,实现交通分流,缓解交通压力。

学校周边道路狭窄,上学放学时段交通拥挤
泉州市实验小学周边综合整治项目规划图

作为2022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泉州市古城指挥部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恢复县后街原来的历史面貌为前提,结合房屋历史典故和周边交通组织情况,打通两条县后街至中山北路的通道的同时,还将保护、修缮县后街25号(巴金与好友畅谈的场所)和县后街70号(原“湖南会馆”),还原展现遗迹点历史原貌,延续历史文脉,留住古韵乡愁。


旧街改造同时保护遗迹

县后街70号与米仓巷交界处是原来的“湖南会馆”。老宅外墙涂抹白灰,墙壁斑驳开裂,临街部分原本经营餐饮店。老宅大厅由4根木柱支撑。房子北侧墙体明显倾斜,临县后街的西侧也有一定程度倾斜。东北社区居委会人员介绍,之前相关部门做过鉴定,这幢房子墙体倾斜达10多度,属于危房,居委会曾组织加固过。

原“湖南会馆”

距离70号不远的县后街25号,从铁门进去,一条小路延伸到里面。里面有两幢房子,北侧一幢泥土石混合结构的房子,是巴金于上世纪30年代曾到访、与好友畅谈的地方。房子大部分坍塌,四周长满荆棘杂草。南侧尚有两间木房和过道,里面堆积着报刊、衣物、木头、瓶罐等旧物品。

县后街25号和70号两处老宅,都在泉州留下它们的历史印迹。泉州一中校友瞿少华,浙江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工作。他说:“我的曾祖父是湖南大庸人,清代随湘军入闽,后来在泉州定居。那时候就已经建有‘湖南会馆’,湖南人常到此相聚。按照时间推算,会馆应该有一两百年历史……”一名八旬的老居民说,以前这幢房子还挂着“湖南会馆”牌匾,房子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中后期。

画线处为县后街25号“巴金与好友畅谈的场所”(摄影 林劲峰)

上个世纪30年代,巴金先生曾3次到泉州访友写作,与泉州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那时他应友人之邀,先后到过黎明高中(黎明大学旧址)和平民中学(即泉州孔庙)校园、县后街25号。在小说《电》《雷》《星》里,巴金不止一次描写一群群革命青年穿过小巷去秘密聚会的情景。当年巴金与鲁彦、丽尼、林憾庐及陈范予等人结为挚友,他们常常聚谈的场所,就在当时黎明高中附近的小巷。

据悉,此前,鲤城一直在推动25号、70号老宅的保护修缮利用,此次将借助周边综合整治,兼顾民生改善和历史建筑保护,将其列入保护修缮范围,进一步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利用、复兴。

责任编辑:吴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