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新闻
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福建基地落户鲤城
2025-02-27 08:10:00 星期四 来源:

2月26日上午,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福建基地授牌仪式在泉州七中举行。这也是继山东基地、四川基地之后,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在全国设立的第三个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基地,鲤城也成为福建首个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基地。

活动现场,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鲤城区教育局、鲤城区创新教育研究院共同签署《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福建基地合作协议》。今后,三方将携手合作,以科普教育基地为载体,推动地球科学科普教育领域结出丰硕成果,着力加大对地球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为广大中学生成长成才铺就坚实道路。

现场,主办方还为首批16家“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福建基地联盟学校”授牌,具体为泉州第一中学、泉州第五中学、泉州市培元中学、泉州市第七中学、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泉州实验中学、晋江市第一中学、晋江市养正中学、晋江市侨声中学、安溪第一中学、南安第一中学、厦门双十中学、同安第一中学、福州市马尾第一中学、福州市阳光实验学校、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

教育部思政司原一级巡视员俞亚东表示,地球科学与生活紧密相关,其价值不仅在于知识技能,还能塑造学生思想观念、培养责任感,普及相关知识有助于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地球可持续发展。该基地落地是对泉州教育事业的认可,也为其教育发展带来新机遇。希望基地充分发挥优势,推动地球科学教育,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出优秀人才,为教育事业添彩。

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文忠表示,当下培养地球科学创新后备人才关乎国家核心竞争力。泉州文化底蕴深厚,地域和自然资源有优势,该基地建设是对泉州科学教育成果的认可,也是普及知识、培养人才的新起点。期待基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为当地及全省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平台,助力高校选拔生源,为地球科学事业注入新活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培震表示,泉州地质地貌多样、自然资源丰富,为地球科学研究和学习提供了优越条件。此次福建基地成立是重要探索实践,希望其发挥优势示范引领,鼓励中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相信通过合作,该基地能成为综合性平台,推动地球科学教育发展。

鲤城区政府副区长张剑辉表示,此次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福建基地落地鲤城,既是我区乃至全市统筹布局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的重要举措,也是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对鲤城教育工作的信任与肯定。今后,鲤城将充分发挥基地的平台作用,持续深化课程改革,推动优质科普资源与先进教育理念有机融合,优化培养路径,构建从实验室到校园、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链条育人体系,让广大青少年在探寻地球奥秘、感悟山河变迁中厚植家国情怀,在科技报国的追梦路上行稳致远。

泉州市第七中学校长吴鹏飞代表福建基地联盟校表态发言,他表示,泉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与海洋关系密切,该基地落户意义重大。作为合作校代表,泉州七中将和兄弟学校发挥优势,推动基地发展。希望以基地为起点,培养出众多地学人才。


责任编辑:黄凯杰
中共鲤城区委宣传部主办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595-22355906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闽ICP备202201930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22355159   举报邮箱:lcwxb15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