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巡游、祈请采莲!5月29日上午,鲤城区“我们的节日·端午”——城南“嗦啰嗹”非遗活动在泉郡后山宫热闹开启,插榕艾、挂香袋、唱“嗦啰嗹”歌,众多市民群众冒雨前来,共同沉浸在这场充满仪式感的闽南端午民俗盛宴中。
据介绍,“嗦啰嗹”也称采莲,是泉州城区广为流行的一种民俗活动,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每到端午时节,古老的“嗦啰嗹”歌谣就会在市井街头传唱,为沿街商户、居民送去安康祝福。
上午9时许,随着锣鼓声响,巡游正式开始。“嗦啰嗹”大旗、龙旗、五方旗开道,火鼎公婆、拍胸舞、驴探亲、五音吹等表演队伍紧随其后,200多人的巡游队伍从城南泉郡后山宫出发,沿着江滨北路、万寿路、天后宫、聚宝街一路行进。
尽管天公不作美,阴雨绵绵,但巡游队伍的热情丝毫不减。他们一路唱着“嗦啰嗹”歌,欢快起舞,沿途挨家挨户分发象征驱邪避疫的艾草、榕树枝和香囊,喷洒寓意祛毒的雄黄酒,所过之处,锣鼓喧天,居民群众热情相迎。
市民领取榕艾枝和香囊
雨水淅沥,古城一片喜乐。年过八旬的张阿婆和蔡阿婆撑着伞,在德济门遗址广场翘首期盼多时,“插榕艾、挂香囊是传统习俗,可以庇佑身体健康。”她们高兴地接过榕艾枝和香囊,准备将这份祝福带回家。
巡游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由4名壮汉抬着的“龙王头”,龙头跟着巡游队伍,一路“摇头晃脑”,仿佛龙王在忙着“行云布雨”。“‘嗦啰嗹’是古时闽越地区对龙的称呼,龙能施雨收水,可驱除晦气。每年端午巡游,正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合境平安、消灾祛病。”泉郡后山宫董事会负责人吴安龙介绍,作为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嗦啰嗹”承载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淳朴祈愿。
此次活动由鲤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鲤城区委宣传部、鲤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临江街道、鲤城区志愿服务总队联合举办,旨在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闽南端午节日习俗文化,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让古老民俗在当代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