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新闻
学术不端:系统性渎职下的信任危机与破局之思
2025-06-27 15:53:44 星期五 来源:鲤城新闻网

从烟台校长论文高达90%抄袭率被免职,到妇科研发中惊现“男性宫颈癌患者”这类荒唐数据错误,学术不端事件频发,早已突破个体道德污点范畴,演变成系统性渎职顽疾,正疯狂吞噬社会信任基石,迫切需要我们追问与反思:当学术“盗匪”身披教授光环,谁来斩断这劫夺全民未来的“智识黑手”?

一、学术不端,系统性渎职的疯狂“窃火”

学术本应是求真探索、启迪智慧的净土,可如今,权力纵容下的学术不端,成了一场“窃火”狂欢。烟台校长论文抄袭,暴露的是学术评价体系中审核监督的形同虚设;妇科研发的离谱错误,折射出科研流程里数据校验、专业把关的全面失守。从高校到科研机构,权力干预、利益捆绑让学术 integrity(诚信)被肆意践踏,造假者借权力庇佑“光明正大”行不端之事,把学术殿堂变成逐利场,系统性渎职像癌细胞般扩散,腐蚀着学术根基 。

二、信任崩塌,全民未来的隐形“劫夺”

学术不端伤害的远不止学术本身。当民众看到抄袭者成校长、荒唐数据混进科研,对知识权威的信任会土崩瓦解。学生不再敬畏学术,觉得努力搞科研不如钻营取巧;公众对科研成果存疑,耽误真正有价值的医学突破、学术创新落地。更可怕的是,这会让整个社会的智识进步陷入停滞——学术本是推动未来的引擎,如今“盗匪”驾驶引擎驶向歧途,劫夺的是全民共享的科技红利、文化进步,透支的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未来潜力 。

三、破局之路,多方合力筑牢“智识防线”

要阻止这场“智识犯罪”,需多方发力。首先,健全学术监管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学术评审、项目验收引入第三方独立机构,破除“圈子化”评审,让专业、公正成为硬标准;其次,加大惩处力度,不仅要让学术不端者丢职称、失岗位,更要纳入诚信黑名单,让其在学术、社会生活中处处受限,提高造假成本;再者,重塑学术文化,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学风建设,从教育源头培养学生敬畏学术、追求真理的信念,让诚信基因融入学术血液 。

学术不端的系统性渎职,是一场关乎全民未来的“战争”。唯有以制度为盾、惩处为剑、文化为魂,筑牢“智识防线”,才能让学术回归本真,重新赢回社会信任,驱动国家创新发展行稳致远,不让“窃火”狂欢焚毁全民奔赴美好未来的希望。(中共鲤城区委统战部 龚新阳


责任编辑:赖良德
中共鲤城区委宣传部主办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595-22355906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闽ICP备202201930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22355159   举报邮箱:lcwxb15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