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上午,“鲤的故事 鲤的城——遇见世遗之美 传承鲤城古韵”鲤城区中小学生现场书画大赛在泉州六中举行,全区37所中小学、400余名师生现场比拼,以笔墨寄情、以画卷抒意,共绘古城千年文脉,共书世遗时代新篇。

据悉,本次活动由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文联联合主办,设绘画与书法两大比赛类别,分别在泉州六中菲友体育馆和小城隍两个赛场比拼。区教育局德育股负责人表示,此次大赛将泉州世遗文化遗产作为“大思政课”的重要阵地,引导青少年以笔墨为舟、画卷为镜,亲近世遗、保护世遗、讴歌世遗,用艺术诠释泉州世遗文化的当代之美,实现了与故乡、历史、文化的深度情感共鸣。

在菲友体育馆内,一张张画布依次铺展开来,师生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画布周围,或凝神构思,或交流讨论,尽情挥洒手中画笔,现场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氛围。清透的水彩画、淡雅的国画、浓烈的油画……不同的绘画风格相互碰撞,构成了一幅生动活泼的艺术创作图景。


比赛过程中,各校书记、校长穿行其间,时而俯身指点,时而与学生共同调色运笔,师生协作的身影成为现场最动人的风景。当49组作品最终拼接完成,汇成一幅总长近75米的壮丽画卷,世遗古城的千年文脉在青少年的笔端徐徐展开。


值得一提的是,小学组创新采用“组团共创”模式,分为“实小—新华”“西隅—明新”“通政—新步”“二中心—五实小”等四大创作团队,围绕城南片区、中山路、东街、西街、涂门街、新门街等代表性街巷及古城8个世遗点展开创作;中学组则聚焦泉州市其余14个世遗点,实现了对全市22处世界遗产的全景式呈现。


与此同时,小城隍书法赛场别有一番静谧风雅。同学们以泉州22处世遗点为灵感源泉,结合历史人文、建筑特色与精神内涵进行创作。现场纸笔沙沙作响、墨香袅袅弥漫,一幅幅或端庄雄健,或清秀飘逸的书法作品逐渐诞生。同学们将对家乡文化的赞美与感悟融入字里行间,在笔墨流转中展现世遗之城的深厚底蕴。

鲤城区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徐梓筠和五年级学生潘靓羽共同参加绘画比赛,作品内容包含天后宫、顺济桥、德济门遗址等遗产点。“这次比赛让我们体会到团结协作的力量,我们不是独自创作,而是用团队的方式共同讲述家乡故事。”她们都表示,通过这样的合作方式,看到小伙伴们不同的审美视角和艺术表达,让人受益匪浅。






“在举国欢庆之际,举办一场以世遗文化为主题的书画大赛,本身就是一堂生动深刻的‘爱国爱家乡’教育课。”泉州七中党委书记吴鹏飞表示,同学们在创作过程中,能真切领略到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份由内而生的认同与自豪,正是构筑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


据了解,活动通过现场图片同步直播,浏览量近170万。为进一步扩大活动影响力,本次大赛的优秀作品将于10月15日起在刺桐艺术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展出。同时,活动还将出版《鲤的故事鲤的城》书画册,进一步巩固创作成果,持续传播世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