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上午,“鲤的故事鲤的城——遇见世遗之美 传承鲤城古韵”鲤城区中小学生书画展在源和1916刺桐艺术馆正式开启。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颖参加活动。


走进展馆,一幅幅凝聚着集体智慧的绘画作品犹如时光河流,从德济门遗址的沧桑古道流向天后宫的飞檐翘角,从清净寺的斑驳石墙蜿蜒至开元寺的东西双塔,将泉州22处世界遗产点尽收笔端。而墨香氤氲的书法作品,则带着古城的烟火气息,以行云流水的笔意,勾勒出“市井十洲人”的千年盛景,表达着对泉州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与由衷礼赞。


据悉,此次展览汇聚全区中小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分为“百米长卷·绘世遗”和“翰墨书情·写古城”两大主题,共展出绘画作品49幅、书法作品60幅。其中,绘画作品运用水彩、水粉及综合材料等表现形式,围绕泉州遗产点和城南片区、中山路、西街等代表性街区展开创作;书法作品涵盖楷书、隶书等风格,从世遗点汲取灵感,融合历史人文、建筑特色与精神内涵,完成了一场笔墨与文化的对话。


“此次,我们共有5位老师、10位同学共同参与书画作品创作,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完整的探究式学习。”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党总支书记郑忠盛表示,从世遗背景研学、师生共同探讨艺术表达,到最终以组合形式呈现成果,学生通过沉浸式的探索和学习,实现了对家乡文化的深度认知与艺术实践。


区教育局德育股负责人表示,本次展览是鲤城美育成果的集中展现,旨在引导青少年以笔墨触摸世遗温度,用画卷串联古今脉络,实现与故乡、历史、文化的深度情感共鸣,从而联动家庭、辐射社会,凝聚“守护世遗、传承文脉”的广泛共识。“接下来,全区各中小学将积极组织学生观展,让这些优秀作品成为解读世遗、对话历史的文化桥梁,在青少年心中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




据介绍,本次活动由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文联主办,区校家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区美术家协会、区书法家协会、鲤城文艺促进会协办。展览将持续至11月15日,每天9:00-11:30、14:30-18:00开放,周一闭馆。市民朋友可前往源和1916刺桐艺术馆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