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6元的鸡排,几句幽默的金句,让景德镇摊主李俊永在国庆期间意外成为“顶流”。“你可以拒绝我,但是请你不要拒绝美味”的热忱告白,“炸不到位,我无法原谅自己”的品质坚守,让他的小摊排起百米长队。而景德镇有关部门迅速授予其“文旅推介官”的举措,更成为流量时代城市治理的生动样本,也抛出了关于网红生命周期与文旅发展的深层命题。
素人网红的“长红”密码,从来不在流量本身,而在流量背后的真诚与坚守。从“拉面哥”到“鸡排哥”,无数案例证明,靠炒作博眼球的网红终将昙花一现,唯有扎根生活本真的内核才能穿越周期。李俊永的走红,看似是短视频传播的偶然,实则是十年不涨价的亲民定价、牢记顾客口味的细节用心、拒绝预制菜的品质底线共同作用的必然。他贩卖的不仅是鸡排,更是“6元消费换600元情绪价值”的温暖体验,这种不掺杂质的真诚,正是流量狂欢中最稀缺的品质。
城市对流量的承接能力,考验着治理者的智慧与远见。景德镇的快速反应,跳出了对草根网红“放任自流”或“过度消费”的惯性思维,通过授予称号、成立专班维护秩序、增派环卫保障等举措,既为“鸡排哥”的个人IP护航,也让流量精准赋能城市文旅——国庆假期,景德镇制陶体验、鸡排炸串等团购销量显著攀升。这种“服务型承接”而非“索取型利用”的模式,避免了流量透支的隐患,更实现了个人热度与城市形象的双赢。
短期流量与长期底蕴的平衡,本质是“网红吸引力”向“城市魅力”的转化。“鸡排哥”的爆火为景德镇带来了差异化记忆点,但瓷都的核心竞争力终究是千年陶瓷文化。若只停留在“打卡鸡排摊”的浅层体验,流量褪去后便只剩空泛热度;唯有将网红带来的关注度引导至制陶体验、瓷文化研学等深度场景,才能让短期客流沉淀为长期“留量”。正如“鸡排哥”在镜头前反复吆喝“为了景德镇,请你留下来”,城市文旅的终极目标,是让游客因网红而来,因文化而留,因体验而返。
一块小小的鸡排,折射出流量时代的生存法则:对个人而言,“长红”的底色是坚守本心;对城市而言,“长红”的关键是善用流量而非依赖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