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明确2025年度推进“兜底建”工作项目经费补助对象的通知》(工基字〔2025〕10号),鲤城区常泰街道总工会凭借在新就业形态群体工会建设方面的扎实成效与创新实践,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单位,并获得全国总工会“兜底建”专项补助资金3万元。


近年来,常泰街道总工会聚焦新就业形态群体工会建设,创新推行“交叉任职”机制,通过上门走访、行业摸排等方式,全面梳理新就业形态群体信息,建立实名制清单与动态会员信息库,有力推动“应入尽入”。同时,在共享职工之家、工会驿站等地设置“扫描入会”登记点,方便劳动者“就近入会、随时入会”。截至目前,已举办5场新业态群体集中入会活动,涵盖网约车司机、快递员、货车司机等多个群体,累计发展新业态劳动者会员1597人。


立足辖区产业特色,常泰街道总工会持续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目前,辖区已建成共享职工之家14个、职工之家16个、数字职工之家2个、工会驿站1个、职工书屋10个、妈妈小屋2个。其中,弘业汽车共享职工之家精准服务网约车司机群体;坐落于古厝之中的下店社区工会驿站,获评省级“最美工会驿站”,成为户外劳动者的“暖心港湾”,织密了全域覆盖的服务网络。

围绕职工实际需求,常泰街道总工会持续优化服务内容,形成三大特色品牌:文化浸润服务方面,连续七年开设“小工仔”暑托班,融入非遗剪纸等闽南文化课程;健康守护服务方面,联合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关怀日”活动,惠及近5000名职工;成长赋能服务方面,依托各类阵地开展素质提升与职业技能竞赛,助力职工职业发展。
“常泰街道总工会此次入选,是对我区新就业形态群体工会建设工作的充分肯定。”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以此为契机,系统总结、推广常泰街道总工会的经验做法,以专项资金为支撑,持续扩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织覆盖,推动“兜底建”工作走深走实。同时,拓展技能培训、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特色服务,进一步提升工会服务效能,让更多职工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